笔记排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新集能源(601918)研报: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完全煤电一体稳步推进,回调或是布局良机

    新集能源(601918.SH)近期表现值得关注,公司利辛电厂二期3号机组已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其煤电一体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展望下半年,新集能源基本面有望迎来边际增量:煤炭业务方面,煤炭热值预计将从当前的4400K增加至4500K,随着安徽安全生产监管边际放松,产销量也有望得到恢复,加之冬季需求高峰期的到来,煤炭价格或将有所支撑;电力业务方面,下半年进入用电高峰期,上网电量环比上半年或将增加,利辛电厂二期投产进度超出预期,4号机组预计在8月底或9月初并网发电,这将为2024年贡献更多的发电量,进一步增厚公司全年业绩。基于此,我们维持2024年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期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27.1亿、3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7.8%、18.0%;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97元、1.04元、1.23元。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布局推进带来的盈利增长,以及完全实现一体化后带来的更高业绩稳定性,预计公司的估值也将随之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与同行业巨头中国神华相比,新集能源具有更高的煤电一体化程度和长协煤比例,2024年内销煤占比有望达到39.5%,考虑供应参股的宣城电厂约200万吨电煤后,煤电一体化程度将达到50%水平,而中国神华约为23%。2022-2024年,新集能源年度长协煤占比均保持在85%左右,优于中国神华的80%。截至2024年8月12日,新集能源2024年PE仅为8.9倍,显著低于中国神华及煤炭板块其他公司的平均水平,显示出较高的估值性价比。

    新集能源正加速推进煤电一体化进程,2024年3月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6月六安电厂(2×660MW)也已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9月利辛电厂二期将双机建成投运。随着2026年4座在建电厂全部投运,公司将实现完全煤电一体化,盈利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此外,公司还积极发展绿色电力,计划布局多个新能源项目,并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1000MW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虽然当前仍处于电厂建设投资期,分红比例较低,但随着资本开支期结束,基于稳定的盈利水平及高ROE,公司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估值有望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增产能进度不及预期等。总体来看,新集能源在煤电一体化方面的快速推进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使其成为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

查看全部
分众传媒(002027)研报:2024年半年报点评报告:营收增长中期分红,践行发展与回报双提升

    分众传媒于2024年8月9日公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59.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4%。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还宣布了利润分配预案,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分红总额预计为14.44亿元。这一分红举措体现了公司对于股东权益的重视和对投资者信心的支持。

    分众传媒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于梯媒业务,包括楼宇媒体和影院银幕广告媒体等,这些媒体覆盖了城市主流消费人群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多个场景。2024年上半年,楼宇媒体业务贡献了55.05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92.26%。

    此外,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在持续加强,截至2024年7月底,分众传媒的生活圈媒体网络不仅覆盖了中国内地约300个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还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约100个城市设有业务。与2023年底相比,公司在境外的电梯电视媒体和电梯海报媒体设备数量分别增长了14.7%和18.8%。

    针对下沉市场的开发,分众传媒正与美团合作推进低线城市的电梯视频媒体运营合作,以进一步提高在三四线城市的市场覆盖率。

    展望未来,华龙证券研究所预计分众传媒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8.68亿元、137.94亿元、146.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则预计将从2024年的48.73亿元增至2026年的58.79亿元。基于此,华龙证券研究所维持了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

查看全部
宝丰能源(600989)研报:2024年中报点评报告:烯烃产能释放叠加煤价回落,公司业绩稳步提升

    宝丰能源(600989.SH)于2024年8月13日发布了其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稳健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了169亿元,同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为33亿元,同比增长4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增长44.4%。第二季度单季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为86.7亿元,环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环比增长3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3亿元,环比增长37.3%。基于公司产能稳定释放和成本端受益于煤价中枢回落,分析师维持了对公司2024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6亿元、123.6亿元和148.5亿元,EPS分别为1.17元、1.68元和2.0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1倍、9.1倍和7.5倍。因此,维持“买入”评级不变。

    聚烯烃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聚乙烯产销量分别达到了56.9万吨和57.5万吨,同比增长69.2%和68.4%;聚丙烯产销量分别达到了57.5万吨和57.2万吨,同比增长81.8%和79.2%。尽管单季度产销量略有波动,但总体上聚烯烃业务表现出色。价格方面,2024年上半年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平均售价分别为7107.7元/吨和6668.1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稳定。成本端,公司气化原料煤平均采购单价为561.7元/吨,同比下降15.5%。在售价稳定且成本下降的情况下,聚烯烃业务的盈利能力得到增强。

    焦炭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焦炭产销量分别为349.6万吨和354.3万吨,同比增长2.9%和3.7%。尽管焦炭平均价格为1458.2元/吨,同比下降6.9%,但生产材料炼焦精煤的平均采购单价同比下降12.9%,这有助于抵消价格下滑的影响,保证了焦炭业务的盈利水平。

    此外,公司的宁东三期项目持续稳定释放产量,尤其是100万吨烯烃项目自2023年9月中旬投入试生产以来,烯烃产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该项目配套的25万吨/年EVA装置也已顺利投产,并成功过渡到生产光伏级EVA产品。同时,内蒙古一期2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及其配套的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的投资建设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首套装置将于10月份投入试生产。宁东四期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烯烃产能。

    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查看全部
双林股份(300100)研报:公司简评报告:利润率大幅提升,内生外延未来可期

    双林股份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21.03亿元,同比增长15.73%;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82.89%;扣非归母净利润则为1.58亿元,增幅达到了205.37%。第二季度的表现尤为亮眼,营收为10.40亿元,同比增长11.99%;归母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激增655.4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增长445.41%。业绩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公司加快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提高了运营效率,并优化了管理效能。

    此外,公司的净利率也有了显著提升,2024年第二季度销售净利率达到了16.45%,同比提升了13.9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了9.14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控制费用方面表现出色,四个主要费用率均有所下降,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双林股份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目前,公司已经为比亚迪、长安、吉利、东风、赛力斯、长城、奇瑞等多家国内知名车企供应产品,并在2024年新增了阿维塔、极氪、小鹏等客户。此外,公司在泰国设立了轮毂轴承工厂,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旨在服务于国际市场。

    双林股份还着眼于新的增长点,正在研发滚珠丝杠产品,这是一种能够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关键零部件,具有低摩擦、高传动效率的特点。公司已完成样件制造,并进入产品验证阶段,预计2024年底可获得项目定点。同时,针对人形机器人的滚柱丝杠研发也在稳步推进中。

    分析师认为,双林股份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产能持续扩张,且客户基础稳固。预计2024至2026年间,公司营收将分别达到46.3亿元、52.6亿元和58.6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4.1亿元和4.8亿元。基于当前市值计算,2024至2026年的市盈率分别为14.3倍、12.1倍和10.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是,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利用率低于预期、客户拓展不足以及新能源汽车销量未达预期等因素。

查看全部
中航沈飞(600760)研报:歼击机摇篮拥抱空海军建设浪潮,军贸、维修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中航沈飞作为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基地,被誉为“中国战机第一股”。公司深耕航空防务装备领域70余年,见证了我国歼击机从一代机向四代机的发展历程。2017年至2023年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营收从194.59亿元增加到462.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5%;归母净利润从7.1亿元增加到3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3%。公司投资逻辑主要基于装备建设催生的新质战斗力需求,包括军用、民用和军贸市场的需求旺盛。此外,公司通过批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方式,确保了型号迭代对公司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在改革方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科技创新价值平台、均衡交付提升经营效率、推进“研、造、修”一体化布局等,这些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显示,2024至2026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5.65亿、588.73亿和668.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亿、46.95亿和58.08亿元。基于公司在航空装备建设领域的独特地位和完整的产品线,给予公司2024年50倍PE的估值,目标价为68.5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要注意产业政策变化、产品定价波动以及质量控制等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

查看全部
上一页
101 / 27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