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泰新光发布了2024年中期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1亿元,同比下降21.02%。第二季度的具体表现为: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下降13.91%,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21.43%。尽管业绩下滑,但公司预计下半年情况将有所改善。上半年医用内窥镜器械行业收入为17,587.90万元,同比下降16.74%,光学行业收入4,268.13万元,同比下降23.13%。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大客户调整库存策略,减少了从公司的采购量。然而,客户的新一代内窥镜系统销售情况良好,随着库存压力减轻,预计对公司发货的影响将减弱。2023年下半年,公司对美国的出口收入约为1.15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1.30亿元,环比增长约13%。此外,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已通过客户认证,未来将直接参与生产和销售,有助于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同时,公司计划加快泰国子公司的建设,以减少关税等政策因素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第二代4K内窥镜系统已累计发货超过一百套,市场反馈积极。公司持续研发新产品,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获得了多个内窥镜产品的注册证和生产许可。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28名,占公司总人数的15.67%,研发费用投入为3081.47万元,占收入比约为13.98%。基于上述情况,分析师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收入将分别达到5.63亿元、6.68亿元和8.01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9.7%、18.7%和19.9%;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实现1.72亿元、2.23亿元和2.71亿元,增速分别为18.3%、29.1%和21.9%。鉴于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显著改善,分析师维持“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国内市场拓展不确定性、海外大客户订单波动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
查看全部2024年8月18日,古越龙山(600059.SH)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了良好的业绩增势。报告期内,公司营收达到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为0.95亿元,同比增长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0.92亿元,同样实现了5%的增长。第二季度,公司营收3.22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为0.33亿元,同比增长5%。尽管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37.10%,销售费用率上升0.4个百分点至13.31%,但管理费用率下降0.2个百分点至6.12%,整体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随着规模效应的释放而逐步增强。
公司在高端化方面的努力也在持续进行中。2024年第二季度,中高档酒和普通酒的营收分别增长了22%和21%,其中通过经销商返利等方式推动了青玉20年的销售,并通过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品牌影响力。此外,公司还推出了咖啡和青柠口味的黄酒新产品,旨在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年初调试完成的自动化酿造设备预计将在9-10月份正式投产,有望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水平。
从市场角度来看,古越龙山在浙江省内的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渠道下沉的空间依然广阔。与此同时,公司正积极拓展省外市场,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进行重点突破,并计划在东北等地进行点状开发,以维持其省外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共有经销商1911家,较年初减少了6家。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预计2024年至2026年间,古越龙山的每股收益(EPS)将分别为0.35元、0.42元和0.48元,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23倍、19倍和1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产品增长不及预期以及省外市场扩张速度低于预期等。
查看全部中兴通讯于2024年8月16日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收624.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归母净利润达到5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6%。尽管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仅为1.10%,但归母净利润仍实现了5.71%的增长。从业务区域来看,海外市场表现亮眼,营收增长了10.44%,毛利率也有所提升。国内市场方面,营收基本保持平稳。从业务板块来看,政企业务营收显著增长56.09%,这主要得益于服务器及存储业务的强劲表现;消费者业务也实现了14.28%的增长,毛利率有所提升。中兴通讯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有所下降,研发投入虽略有减少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此外,中兴通讯还推出了多项自主研发产品和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基于这些因素,分析师维持了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并对其长期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但也提醒投资者注意网络建设进度、政企客户拓展情况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等潜在风险。
查看全部8月16日,公司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0.8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9.64%。单看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到4.8亿元,同比增长17.66%;归母净利润为6796万元,同比下降1.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556万元,同比下降3.48%。
随着下游被动元件行业的回暖,新能源、智能制造和5G商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公司订单量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到36.52%,同比提高3.3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为34.45%,同比上升0.66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4.77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改善主要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带来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和高附加值产品销量的增长。
公司在中高端离型膜产品研发上取得了进展,成功开发出MLCC离型膜低粗糙度产品及中高端偏光片离型膜,并已稳定批量供货给包括国巨、华新科、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在内的主要客户。此外,公司还进入了韩日系大客户的供应链,并开始小批量供货,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产能方面,纸质载带类产品已经完成测试并为华南区域的重点客户提供批量供货;第一条离型膜生产线试产后开始送样测试,第二条生产线正在进行生产调试。同时,公司正在加快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建设,积极布局东南亚产能。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2.79亿元、3.68亿元和4.8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14%、31.88%和31.34%。按照当前股价计算,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7倍、20倍和15倍。因此,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
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基膜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离型膜进展慢于预期、载带增长低于预期以及汇率波动风险。
查看全部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片仔癀(600436.SH)的公司快报。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片仔癀实现了营业收入56.51亿元,同比增长12.00%;归母净利润达到17.22亿元,同比增长11.73%。尽管业绩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第二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了3.13%的同比下滑。业务方面,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和化妆品业分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化妆品业的营收增长达到了41.26%。然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对公司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天然牛黄的成本压力尤为显著。对此,片仔癀采取了加大原材料储备的措施,并寄希望于天然牛黄进口政策的调整来缓解成本压力。此外,公司在产品端聚焦大单品策略,在营销端则增加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覆盖度。分析师预计,2024年至2026年间,片仔癀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11.95亿元、124.66亿元和138.38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将分别达到30.94亿元、35.14亿元和39.61亿元。基于这些预测,分析师给出了片仔癀增持-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30.85元。
查看全部东方电缆(603606.SH)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40.68亿元,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6.44亿元,同比增长4.47%;扣非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9.50%。单季度来看,24Q2公司实现收入27.58亿元,同比增长22.55%,环比增长110.43%;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5.54%,环比增长44.57%;扣非净利润3.55亿元,同比下降0.70%,环比增长83.77%。盈利水平方面,2024H1实现销售毛利率22.43%,同比减少6.19个百分点,净利率15.83%,同比减少0.89个百分点;24Q2实现毛利率22.52%,同比减少4.6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29个百分点,净利率13.81%,同比减少2.22个百分点、环比减少6.29个百分点。从业务结构来看,24H1公司海缆/陆缆/海工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4.85/22.94/2.8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34%、增长25.91%、增长37.83%;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6.50%、56.38%、6.98%。陆缆表现良好,海缆受国内海风开工和招标略低于预期的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但随着近期政策利好及海风项目竞配核准推进顺利,下半年有望好转。截至2024年8月12日,公司在手订单89.05亿元,其中海缆系统29.49亿元、陆缆系统45.23亿元、海洋工程14.33亿元,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约22%,海外订单占在手订单总额近29%;中标情况来看,报告期至目前,陆缆系统中标总额约26亿元,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约23亿元;海外海缆订单中,24年7月公司公告中标英国SSE公司海缆约1.5亿元、Inch Cape Offshore海缆约18亿元。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91.2/112.5/121.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18.7/21.3亿元,根据8月16日的收盘价,对应PE倍数26x/18x/16x。考虑到行业需求预期修复、公司订单规模结构行业领先,维持“推荐”评级。但也需要注意海上风电政策变化导致产业投资放缓、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查看全部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中,分析师程培与孟熙对医药行业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最终决定维持对该行业的现有评级。尽管报告内容简略,但可以看出分析师团队对于医药行业的持续关注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稳定预期。
查看全部2024年8月16日,邦基科技(603151.SH)发布了其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其客户结构出现了大幅变动,进而导致利润表现不及预期。2024年上半年,邦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95亿元,同比增长21.40%,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47.36%,仅为0.23亿元。尽管饲料需求回暖助力了营收的增长,但由于客户结构的变化和促销活动等原因,利润表现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第二季度,营收虽同比增长38.79%至4.8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0.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6.36%。预计随着猪价维持高位,饲料需求将持续回升,但饲料行业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邦基科技可能会优先关注营收扩张,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将实现显著增长,但利润率可能会有所回落。
规模化养殖客户的占比提升是导致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2024年上半年,由于与规模化养殖场的合作增加,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长,这延缓了利润的计入。此外,规模化养殖场客户比例的提高削弱了公司在饲料产品上的议价能力,使得饲料销售价格被压低。加之家庭农场补栏积极性不高,公司通过促销活动来扩大销量,进一步降低了饲料单位销售价格。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邦基科技上半年的销售毛利率降至10.78%,同比下降3.54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62%,同比下降3.42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预计2024年下半年邦基科技的饲料销量和营业收入将会继续增长,但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以及规模化养殖客户占比上升导致的议价能力减弱,公司可能会更侧重于营收的增长,待规模壮大后再重新关注利润率的提升。基于此,预计2024年至2026年,邦基科技的收入将分别达到22.53亿元、31.27亿元和42.51亿元,EPS分别为0.50元、0.61元和0.72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9.3倍、16.0倍和13.4倍,因此给予“中性”投资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猪价上涨不及预期、生猪养殖补栏情况低于预期、饲料需求回暖情况低于预期、饲料原料市场行情波动风险、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以及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查看全部海康威视(002415.SZ)于2024年公布了其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412.0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9.6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6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13%。虽然国内市场需求偏弱,但海外市场整体表现平稳。具体来看,境内业务中,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同比下降9.25%,企事业事业群(EBG)营收增长7.0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营收增长0.64%;境外业务收入则同比增长15.46%;创新业务收入增长26.13%。面对市场的挑战,海康威视着重推进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涵盖多个领域的技术集,尤其是在感知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此外,公司还致力于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为行业应用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设备接入、数据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海康威视将继续推进创新业务的发展,利用其在安防智能化领域的深厚技术实力,保持与行业变革同步。然而,公司也面临着技术更替、汇率波动及全球市场开拓等风险。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公司下调了盈利预测,但仍维持“推荐”评级。
查看全部雪天盐业(600929.SH)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30.18亿元,同比增长2.71%,归母净利润达到3.29亿元,同比微降1.3%。第二季度(Q2)的营收为14.62亿元,同比增长1.75%,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2.16%。Q2期间,公司营收增长虽有放缓,但盈利能力得到改善,整体表现平稳。从业务角度来看,Q2各类盐、纯碱、烧碱和氯化铵的营收分别同比变化为-5%、-9%、+6%和+152%。纯碱业务受到市场价格压力的影响较大,而食盐业务则持续推进高端化和全国化战略,H1小包盐销量增速达到16.4%。从销售渠道来看,直销渠道营收下降19.6%,经销渠道增长28.2%。从区域来看,省内营收下降43.9%,省外营收增长25.3%。Q2毛利率为29.94%,同比提高1.7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食盐高端化策略以及成本结构的优化。Q2归母净利率为9.71%,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盐+食品、化工、新能源”的产业布局,尽管纯碱业务面临挑战,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支撑和产能扩张,预计整体业绩将有所提振。基于Q2营收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调了对公司2024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三年内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亿、8.5亿和9.6亿元,同比增长6%、13%和13%。考虑到公司资源丰富且治理结构较优,维持“买入”评级。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