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不骗人的,骗人的是我们的观念
对保险拒绝的最常见的理由就是:“保险是骗人的。”但任何理智的人都承认,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悖论,正如同说钱如何害人一样,事实上,东西没好坏,关键看人怎么利用。
1.得失偏见:
得失偏见就是抓其一点,不及其余。投保重疾保险,不如拿去投资赚钱?一旦不幸中病,保险赔的是高杠杆的保额。你赚取了保险赔款(等于提前兑现了金钱的时间价值),又补偿了损失时间的金钱价值(未来赚钱的机会)。所以,要把保险和人生综合看,而不是单独计算保费。
2.狭窄视野:
保险的林林总总,对不少人来说,都是道听途说的多,亲身感受的少。在中国,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时间都比保险长,所以我们不小心就会用看待银行(方便、安全)和证券(高回报)的视角来看保险,陷入一个狭窄的利益比较视野中,就很难去认真了解保险的特性和功能。
3.心理账户:
你的钱,价值本来应该是一样的,但我们的心理账户却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价值和情感。比如钱包里的钱,丢了1000元你会很心疼,但是股票跌掉1000元,你会觉得无所谓。银行储蓄,表面因为利息的原因在变多,其实因为通货膨胀在变少,很少有人到银行去投诉。你存的定期,中途取用,变成活期,损失了利息,也没有人跟银行计较,都认为是自己造成的。但是,如果买了保险,中途退保有了损失,就有人说保险是骗人的,而不承认是因为自己违约。炒股票的人,因为操作失误,听信消息,造成损失,也没有怪罪、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但是中途退保违约,却投诉抱怨。
4.鲜明偏见:
从媒体上得到一些保险公司的负面就认为保险是骗人的。而不知道这些被报道的都是小概率事件。保险公司的真实情况是理赔是主流的,拒赔是个案(大概行业的理赔率超过95%),但保险行业的特点和媒体的审丑爱好就造成了我们的错觉。
5.结果偏见:
拿某一个点来比较保险和别的金融产品,比如五年期的银行储蓄预期年化利率比保险预定预期年化利率高,若中途急用退保还有很大损失,不如存银行;股市好的时候拿股票的高回报和保险比,说买保险不如股票。但是忽略了保险的真正意义——买保险就不是为了回报率,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6.后视偏见:
即事后诸葛亮的心里。买了保险没用着,就说保险不好。买了车险没用过,难道应该后悔吗?买了寿险没用上,可以后悔吗?其实正确的认识是:保险是用有限的财务支出,避免不可控的财务损失。通俗地说,就是“没事是好事,有事也没事”。
7.证实偏见:
周围有人理赔不满意或者对受保条款理解错误,就成为了一些人不买保险的证据。比如,有人买了辆宝马,命不太好,总是出问题,就到处抱怨说宝马有多么差劲,周围人受其影响,或许多少对宝马的印象会打折扣。
所以说,保险是不骗人的,骗人的是我们的观念(某种主观偏见)。如何减少这些偏见呢?就是要多学习,多了解。俗话说,看病找大夫,打官司找律师。要有对保险的科学认识,不是躲避,不是拒绝,而是主动了解,多听保险公司的课,多学保险的常识。另外,学会换位思考和反向纠正也很重要。否则,最终的结果,是被自己的价值观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