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是个人的“信用档案”,记录着每个人的信用行为。
征信里有什么?
征信记录由独立第三方机构依法采集、客观记录。主要内容包括:
- 信用卡、贷款、担保等信贷记录;
- 电话、水电缴费状态等非信贷交易信息;
- 税务、民事判决、行政处罚等公共信息。
这些行为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如银行通过征信报告进行贷款审批。
征信信息分为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
- 正面信息:正常履约信息,如按约定还款、按时缴费。
- 负面信息:未能按时、足额支付费用信息,如未及时还款、法院判决、强制执行等。
征信信息从哪儿来?
征信采集机构主要有三类:
- 提供贷款的机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
- 提供消费后付款的机构:电信企业、水电气等公共事业单位。
- 法院、公安机关等政府部门。
频繁查询征信会有影响吗?
银行贷款审批时会查看征信记录产生的原因及查询原因。个人一个月内查询不超过三次一般被认为是合理的,频繁查询可能会影响贷款审批。
各家银行对“频繁查询”的标准不同,主要取决于风控模型。央行表示,信用报告仅作为放贷参考,是否放贷取决于综合考量。
信用卡业务专家表示,各银行风控标准不同,可能导致相同情况下不同结果。
银行信用卡中心提醒,不要随意点击类似“测一测你能借多少钱”的广告,以免授权查询征信记录。
个人在征信活动中有什么权利?
个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 知情权:有权知道征信机构掌握的所有个人信息,可通过人行征信中心网站、各大银行APP、人行分支机构线下网点查询。
- 异议权:对信用报告中的信息有异议可向征信机构提出处理请求。
- 纠错权:若信息错误,有权要求数据报送机构和征信机构修改。
多位业内人士提醒,不要相信所谓征信修改、洗白等不法机构宣传。
笔记参考: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1A055GM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