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理财主要存在哪些误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中国城市家庭有了更多的可任意支配收入,越来越多的市民有了理财意识。然而,“理财”对国内居民而言毕竟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大多数中国百姓对其仍存有误解,主要表现在:
近年的股市的赚钱效应使得中国不少百姓更渴望“快速致富”,有些老人把所有的养老金都投资于股市,而不理会风险。随着理财新品的不断,我们还可以看到类似一哄而上的现象。
有许多国内投资者比较乐于短线频繁操作, 以此获取投机差价。他们往往每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短期价格走势, 关注眼前利益。在市场低迷时,由于过多地在意短期预期年化收益,常常错失良机。特别是在证券投资时,时常是骑上黑马却拉不住缰绳摔下,还付出不少买路钱。更有甚者,误把基金作为短线投机,因忍受不住煎熬,最终忍痛割爱。
华尔街基金经理伯恩斯认为:“只靠衡量今天或明天应该怎样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想法。我们应该探讨的是未来30年的问题---换言之, 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策略。仅仅知道明天怎样是远远不够的。”
鉴于市场短线趋势较难把握,我们建议不妨运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把握住市场大趋势,顺势而为,将一部分资金进行中长期投资,树立起“理财不是投机”的理念,关注长远。
在考虑资产风险时, 我们常常认为,“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存在这种误区,他们往往将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 使得投资追踪困难,若分析不到位,可能会降低历史预期年化收益。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 不仅学术上颇有建树,个人理财方面也非常成功。 他曾经提出这样一种投资理念,就是要把鸡蛋集中放在优质的篮子中,这样可能会使有限的资金产生的预期年化收益最大化。具体操作时,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分散投资规避风险,但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而言, 把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预期年化收益可能不会达到最大化。
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人的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