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笔记
社保第六险要来了!28省区市试点,广州符合两个条件即可申请

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围。

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早在2016年,人社部就公布了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名单。而经过4年的试点,长护险的试点范围终于扩大到了28个省区市。

那么,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险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养老真的能靠它吗?不妨一起了解一下。

01
长期护理保险的申请、交费及待遇分析

所谓的长期护理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需要长期照护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

长期护理险在我国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商业保险,另一种,就是本期我们讨论的社保中包含的长护险。

目前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已经超过了4000万,且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升高,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了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探索。

2016年,国家首次进行长期护理险的试点,如今4年过去,9月1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福建、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4个省区市相关市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试点阶段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筹资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承担比例原则上相同,其中个人缴费部分则可由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代扣代缴。

以广州为例,我们来具体地了解一下长护险:

1. 申请

需要护理的老人首先需要进行申请,申请的条件是:

(1)是当地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在保人员;

(2)保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达到或预期将达6个月以上,经评估后符合护理条件。

评估主要由专业人员根据医保局发布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进行。

2.享受待遇及报销

广州的长护险分为机构护理和在家护理,机构护理是指养老院等机构为住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居家护理则是由家人或护工提供护理,此外护理站、社区养老机构等机构也会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照护或社区日间集中照护。

对于机构护理的,基金提供75%的报销比例且每人每天不超过90元,医疗护理每人每月报销不超过1000元;

对于在家护理的,基金提供90%,其中,基本生活照料花费每人每天不高于103.5元,医疗护理每人每月报销不超过1000元。

3. 缴费办法

通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单位补充医保资金、个人缴费及财政补助等渠道解决。其中,个人缴费不低于筹资总额的30%,个人缴费可从职工个人医保账户代扣,也就是说大家不需要另外进行交费。

社保第六险要来了!28省区市试点,广州符合两个条件即可申请

02

长期护理保险落实有难度,服务质量是关键

   

长期护理险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关注度都不高,就现实而言,落地推广有一定难度。

1.落地宣传难

长护险面对的群体基本都是年纪较大的失能老人,一般其子女也有一定年纪,这类人群一般社交圈较窄且固定,难以获得相关信息。

而在网络上关于长护险的热度也不高,想要通过搜索来获得关于长护险的具体信息也比较困难。如何让民众知道、了解长护险,并参与进来,享受长护险?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服务质量难衡量

长护险是好东西,但在落实过程中还需要有效地跟进后续服务,特别是对失能老人的人工护理。当前护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且护理方式往往每家每户各不相同,很难进行统一、有效地衡量。

如何确定补贴下发下去,老人得到了有效的服务?如何平衡护理“质”与“量”的关系?要让长护险切实地发挥作用,帮助到更多人的养老,我们仍需要探索和思考。

03
推动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是有益补充

除了惠及民众以外,其实长护险的推广也为商业长护险的开发提供了助力。

一方面,社保长护险的推广能够加强民众对长期护理的认知。目前长护险作为社保的完善,注定了其具有普惠性质,它的保障一定是有范围和限度的。

而如果长期护理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老方式,那么对护理质量有更高要求的人群,将自然而然地寻求社保长护险以外的补充,转向商业长护险。

另一方面,社保推出长护险能够倒逼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产品。一直以来,我国的健康险市场都很少将目光集中在长期护理险上,市面上也鲜有相关产品的推出。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通过长护险和第三方护理机构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本次长护险试点范围扩大,相当于国家带头关注,希望能带动保险公司跟进,推出更多丰富的长期护理险产品。

那么本期对长护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你对社保的“第六险”是怎么看的呢?

0赞
全部回复 (0)
按最热
按最热 按最新 按最早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