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笔记
延迟退休方案开始制定,对三类人影响最明显!

记得去年11月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时,提出来实施养老全国统筹和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当时不少人觉得延迟退休很遥远。

而昨天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正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改革方案,会参照国际经验,也会考虑国情,仅仅三个月时间,延迟退休已经进入方案准备阶段,意味着征求意见稿出台为期不远。

那么相关部门为何如此着急推出具体方案呢?具体如何实施呢?对哪些人会有影响?

本期话题:

1、三个原因决定延迟退休刻不容缓

2、国外延迟退休有哪些经验可循?

3、假如5年内开始实施,对哪些人有影响?

一、三个原因决定延迟退休刻不容缓

1、部分省份养老金正常发放压力大

去年因为疫情,国家出台阶段性减免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为企业减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对养老金结余造成直接影响。

2019年当期的结余为3400多亿元;

2020年情况特殊;

2021年恢复养老保险的正常征收以后,预判收支相抵以后也还会略有结余。针对养老金发放困难省份,只能通过养老基金累计结余和财政有补助解决,保证正常发放。目前养老金历史结余还有4.7万亿。

2、养老金历年结余或于2035年耗尽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的报告,如果继续按照当前的养老金发放和结余趋势,2035年养老金结余将耗尽。

3、当前人口老龄化仍在加深

65岁以上人口达到7%为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达到20%为超级老龄化,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占比达到35%。

二、国外延迟退休有哪些经验可循?

1、日本:活到老,工作到老

日本没有强制退休年龄一说,公务员一般是65岁退休,而且出台《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保证有工作意愿与能力的人员可以被雇佣到65岁,不少企业将雇佣年龄放宽到80岁。

如果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可以工作到80岁,多工作,多储蓄养老金,另外可以打发无聊时间。

2、瑞士:男性65岁,女性64岁退休

瑞士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平均寿命男性81岁,女性85岁,而一般居民退休金每月4000瑞士法郎,也就是相当于24000元人民币,考虑到平均寿命和福利情况,早早的就将法定退休年龄定的比较迟。

3、新加坡:退休年龄由62岁,调至65岁

新加坡将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逐步上调到65岁,重新雇佣年龄从67岁上调到70岁,目标是最迟在2030年完成调整,2022年将退休年龄上调到63岁,重新雇佣年龄调到68岁,小步跃进。

从一些人口老龄化国家应对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65岁是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统一退休年龄

2、延迟退休采取渐进式退休,延迟年龄60、62、63、65岁

3、出台重新雇佣法律,鼓励企业雇佣退休人员继续工作。

4、如果65岁退休,可能在50、55岁先发一笔一次性补充养老金。

三、延迟退休、这三类人影响最明显

1、1963年以后出生人群

女性1968年出生,目前53岁,意味着两年后退休,而延迟退休从方案具体制度设计、发布征求意见稿、到最终实施,重大政策至少一两年以后实施。

而男性1963年出生的人士,目前58岁,正常退休60岁,如果延迟退休2年,也可能赶上延迟退休的时间窗口。

2、没有一技之长人群

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随着年龄越大,找到适合工作的机会就会越少,加上延迟退休,无法过早拿到退休金。倘若出台退休人员再雇佣法规,个人没有一技之长,仍然没有办法再就业。

3、没有充足个人储备养老计划人士

解决养老金结余不足,除了依据平均寿命延长退休年龄,另一个方法就是在退休福利上下功夫,未来会将养老金省级统筹,提升为全国统筹,地区间差异可能缩小,相互调剂。当前拿的养老金很高,未来有可能降低,不可能只升不降。

写在最后:

虽然延迟退休具体方案尚在制定中,当时综合国外经验,对于个人而言,至少做好三个方面准备:

现在开始,给自己强制每年存一笔钱,作为补充养老;

现在开始,挖掘个人潜力,培养一技之长,有能力活到老工作到老。

现在开始,做好心理准备,延迟退休一定回来,只是如何延迟的问题。假如男性62岁或女性57岁退休,能够适应和接受。

0赞
全部回复 (0)
按最热
按最热 按最新 按最早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