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笔记
2021年重疾险怎么选?储蓄型、消费型和返还型哪个好?

2021年2月开始,各家公司基于重疾新规的产品迎来大换血,各家公司产品创新此起彼伏。

市场上虽然重疾险产品种类成千上万,但是无外乎三种类型,储蓄型、返还型、消费型。那么究竟应该怎么选呢?

本期话题:

1、简单方法辨别三种类型重疾险

2、三种类型重疾险核心卖点与缺点

3、日常重疾险搭配思路

01
简单办法辨别三种类型重疾险

储蓄型重疾险:日常投保人群最多,典型特征就是保终身,现金价值不断累积,发生疾病或身故可以赔保额,七八十岁以后可以退保退现金价值,有病保病,无病可以补充养老。国寿福盛典版、太保金典人生、新华健康无忧C6、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等等。

返还型重疾险:典型特征就是重疾险附加两全保险,或者两全保险附加重疾,在没有发生重疾情况下,可以返还所交保费,比如太平福禄20、平安守护百分百等。

消费型重疾险:分为一年期、定期和终身消费险。定期一般就是保至70岁或80岁,平平安安到期不退钱,合同终止,终身消费险可以保终身,但是现金价值一般到80岁以后不断减少,直至现金价值为0,但是保障仍然有效。这种产品一般是线上互联网重疾险,比如信泰达尔文5号、超级玛丽4号、百年康惠保旗舰版2.0等。

02
三类重疾险核心卖点与不足

储蓄型:这种类型产品风靡十几年,契合中国人心理。

国人普遍有储蓄心理,即使知道买保险是为了买保障,但是面对交费几十年,平平安安要是拿不回来钱,很多人接受不了。因此储蓄型现金价值可以累计,平平安安退保还可以拿钱。

在交费、保障上都比较均衡。

返还型:看得到钱,也看得到保障,在疾病定义改革以后,高发轻疾各家公司比较全,理赔门槛比较,一旦发生轻疾理赔可以豁免保费,更能以小博大。

返还型产品明确规定在某个年龄返还所交保费,日常发生轻重疾病可以赔保额,甚至有的产品规定返还所交保费以后,保障仍然可以保终身。

缺点:交费更高,重疾保额低,一旦发生重疾理赔,后续不再返还。

消费型产品:低保费高保额,扩展责任丰富,加量赔付高

一年期重疾险产品,容易停售、涨价,造成保障中断,除非作为临时保障过渡或用来加保,不可以作为主要保障,靠不住。

消费型产品真正的核心是定期消费型和终身消费型。

定期消费型:比如交30年保至70岁,保障期限覆盖人生高风险年龄,由于保至70岁合同终止不退钱,价格非常便宜,30岁,交两三千,可以保到二三十万保额。

终身消费型,严格以上也算储蓄型产品,80岁前现金价值非常高,也可以退保拿钱,如果不退保后续现金价值逐步减少。

比如30岁,年交2600元,交30年,看下现金价值变化:

03
日常重疾险搭配思路

1、看个人偏好

部分人不想在保险上投入太多,甚至只想花最少的钱,那么可能选择定期消费型或终身消费型。

有的人发现返还型产品,价格也还能接受,能买到一定保额,未来能返钱,

2、看个人交费能力

比如30岁男性,预算6000左右。

如果选择大公司储蓄型重疾险,交费30年保终身,能够买到25万以上保额,如果选择20年交买不到什么保额。

如果选择终身消费型,交30年保终身,买到50万保额,但是是互联网重疾险,有的人担心服务、理赔等,面临犹豫。

还有一种选择,买储蓄型重疾险保额15万,保终身,加上定期消费型重疾险30万保额,保至70岁。

写在最后:

就个人而言,比较推崇的是第三者方案,如果预算不同,选择也会有差异。

有的大公司储蓄型重疾险,可以组合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一起投保,组合比较好,医疗险日常理赔方便,搭配定期重疾险以后,整体保额大幅提高。将线上线下产品所有的优点全部用到。

0赞
全部回复 (0)
按最热
按最热 按最新 按最早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啦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