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存漏洞,如何安全使用手机银行呢?
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网民已达5.27亿。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手机成为“第二钱包”。在大家享受便捷支付的同时,黑客们也“与时俱进”,目光不再局限在电脑,而转移至智能手机上。一个木马可以伪装成一个合法的银行应用程序,窃取银行与用户间身份验证的详细信息。
各大银行的手机官方应用是否就毫无风险呢?360互联网安全中心(下简称“该中心”)发布《2014年第二期中国移动支付安全报告》,指出国产多个手机银行客户端有多处可被黑客利用的安全隐患,希望网友们在网银支付时多加防范,并表示已将漏洞移交给银行。
前段时间,浙江一热爱网购的女士用扫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手机支付时,账户内十多万元的资金被不法分子转走。类似事件随着电子钱包的普及,也在快速发酵,安全性再次被热议。支付在手边,风险就在身边。那么,如何安全使用手机银行?
风险事件回放
几天前,陈女士收到一条升级手机银行客户端的短信提醒,她毫无戒备地按照短信上的网址下载并更新了新的客户端,随后她在登录界面上输入账号和密码信息,却一直无法登录,总是提示“系统正在升级验证中,请稍后”,反复多次尝试登录均告失败。之后,陈女士就意外地收到一条短信通知,显示她的银行卡已被划走5万元。后来经检测分析,原来她收到的网址是木马下载地址,黑客通过山寨网银获取了陈女士的网银账号和密码,并劫持了短信验证码。
如何安全使用手机银行
第一,对来路不明的安装程序要格外谨慎
网银及支付类恶意软件主要以“点对点传播”为主,即通过聊天工具进行直接发送恶意软件的二维码下载链接,或通过短信向用户发送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因此不要在手机上安装来历不明、可能有危险的程序,谨防木马、钓鱼袭击账户,尽可能安装安全的手机杀毒软件,定时查杀病毒并对上网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应设置敏感应用的访问密码,不要随意开启不明来历的短信或彩信,对可疑短信或彩信应立即删除。
第二,保护好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就成了恶意软件攻击的靶子,因此我们要尽量减少个人信息泄露,尤其是手机号、身份证号、电子邮箱等敏感信息。
第三,多重加密
加强密码防护,不外泄。应尽量为支付账户设置单独的、高安全级别的密码,务必保证密码与邮箱、微博的登录密码有所区别。还可以设置手机开机密码,同时开启多次密码输错数据自动抹去功能,一旦发现手机丢失或被盗,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或通过网银冻结手机银行功能。
第四,限制提取额度
开通手机银行时,一定要确认签约绑定的是自己的手机,根据平时转账金额设定合适的额度。如果只是小额支付或充话费,可以把金额设定少一些。
第五,要养成安全使用的习惯
及时清除手机内存中临时存储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每次使用完手机银行后,一定要安全退出,并且定期对手机银行进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