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即将告别3%时代 险企谋求平稳过渡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即将下调
- 背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从9月1日起,预定利率超过2.5%的普通型人身险产品将停止销售。
- 市场反应:市场整体较为平稳,部分消费者咨询保险方案或提前投保。
险企应对策略
- 产品停售:险企安排相关产品陆续停售,同时推进新产品设计备案工作。
- 过渡期管理:监管部门要求险企加强业务监测,确保平稳过渡。
消费者影响与建议
- 影响:预定利率下调可能导致保险产品价格上涨,投资回报率下降。
- 建议: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理性决策,考虑是否及何时购买保险产品。
分红险成为焦点
- 未来趋势:分红险可能成为市场主力,因其提供浮动收益,有助于缓解险企的利差损压力。
- 险企策略:险企倾向于开发“低保证、高浮动”的分红险产品,以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
超200款寿险产品即将下架,预定利率转换为何难掀抢购潮?
停售背景
- 原因: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 影响:超过200款产品宣布即将下架。
停售现状
- 险企响应:人保寿险、太保寿险、阳光人寿等头部险企已发布通知,部分终身寿险和重疾险将在8月底停售;万能险、分红险将在9月底停售。
- “猝死型停售”:部分公司如长城人寿、中邮人寿等选择突击下架产品。
抢购情况
- 去年盛况:2023年,寿险预定利率从3.5%下调至3%时引发了抢购热潮。
- 今年反应冷淡:本轮利率转换未能引起类似抢购热潮,消费者反应较为平淡。
- 原因分析:
- 消费者趋于理性,对储蓄险利率连续下调感到麻木。
- “报行合一”政策及严格限制“炒停”要求抑制了炒停热潮。
储蓄险前景
- 招商证券观点:储蓄型险种仍具有收益率优势和较低的购买门槛,分红产品具有进一步的收益弹性。
- 产品发展方向:“低保底+高浮动”的分红险可能成为下一阶段行业重点。
- 专家看法:尽管寿险利率下行,但储蓄险的需求仍然存在,客户对安全稳健资产的需求不变。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与产品下架情况
- 背景: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在即,旧备案产品近期迎来下架潮。
- 时间节点:预定利率3%的人身险产品需在2024年8月31日前下架。
- 下架规模:蚂蚁保平台至少25款产品待下架,此前已下架15款。
- 其他平台:慧择等其他保险代理平台也公布了多款产品将于8月底下架。
平台与产品详情
- 蚂蚁保平台:
- 数量:25款产品待下架。
- 合作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招商信诺、太平人寿等。
- 产品类型:包括储蓄型、教育金类等。
- 慧择平台:
- 数量:5款产品待下架。
- 合作保险公司:新华人寿、德生命人寿等。
- 产品类型:年金险、定额终身寿险和重疾险。
影响与变化
- 消费者影响:
- 储蓄型产品:收益下降,最高减少14%。
- 保障型产品:如重疾险,预计保费上涨约20%。
- 监管政策:
- 新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10月1日起,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 目的:降低负债成本,防范利差损风险。
业内分析
- 积极影响:有助于保险企业降低成本,强化资产负债匹配。
- 市场变化:促使行业更加重视保险的基本保障功能,而非单纯追求高收益。
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4年前7月的保费收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合计实现保费收入约1.9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5%。
- 新华保险:前7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118.75亿元。
- 中国平安: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约1853.59亿元。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约3428.03亿元。
-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约118.02亿元。
-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约109.02亿元。
- 中国人保: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447.76亿元。
-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845.32亿元。
-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87.37亿元。
- 中国太保: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705.97亿元,同比下降2.6%。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276.50亿元,同比增长7.5%。
- 中国人寿:前7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235亿元,同比增长4.4%。
投资背景及重要性
- 市场波动影响:在市场大幅波动背景下,投资收益率成为衡量保险公司盈亏的关键指标,备受关注。
135家险企表现概览
- 样本范围:统计了135家保险公司在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投资收益率,其中61家为人身险公司,74家为财产险公司。
- 投资收益率对比: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平均达4.10%,显著高于财产险公司平均1.67%的投资收益率。
人身险与财产险差异
- 资金负债期限差异:财险公司资金负债期限一般为一年,配置资产期限较短,导致投资收益率通常低于寿险公司。
- 上半年表现: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出色,平均为4.10%,而财产险公司仅为1.67%。
投资收益指标分析
- 收益率分化: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出现明显分化,部分公司投资收益率不足2%,但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4%。
- 行业数据差异:一季度数据显示,人身险公司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首次超过7%,而财产险公司则相对较小。
- 长期趋势:拉长时间线看,人身险公司在财务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的差距并不显著。
影响因素解析
- 资本市场影响:上半年资本市场波动利好高股息股票,价值投资策略获得较好回报。
- 资产重新分类:债券资产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提高了综合投资收益率。
- 会计准则切换:新旧会计准则的切换影响了投资表现的波动性。
结论
- 投资业绩的复杂性:资产重新分类、会计准则切换以及不同配置策略,使得评估保险公司投资表现变得复杂,仅依靠单一维度的数值难以全面反映投资能力。
此内容总结了135家保险企业在二季度的综合投资表现,特别强调了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的突出表现,以及与财产险公司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了资本市场波动、资产重新分类、会计准则切换等因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并指出评估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需考虑多种复杂因素。
人身险产品切换在即 分红险市场占比料提升
1. 产品切换背景
- 多家保险公司计划在8月底前停售预定利率3.0%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产品。
- 9月底前计划停售预定利率上限高于2.0%的分红险、最低保证利率高于1.5%的万能险产品。
- 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降至2.5%。
- 自10月1日起,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将降至2.0%、1.5%。
2. 险企行动
- 保险公司正在着手进行产品切换工作。
- 部分公司已开始报备新产品,首批新品预定利率已调整至2.5%。
3. 应对利差损风险
- 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调降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应对利差损风险。
- 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保险公司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4. 分红险市场占比提升
- 分红险的市场占比或将提升,因其具有“保底+浮动”的收益模式,可较好兼顾保险公司防范利差损风险和保持产品竞争力的需求。
- 保险公司正着力布局分红险产品。
2024年上半年银行系险企业绩出现分化:
- 10家银行系险企共揽收保费2847.74亿元,同比增长16.14%。
- 合计实现净利润50.5亿元,扭转去年亏损状态。
- “报行合一”政策下,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约30%。
- 中邮人寿保费收入突破千亿,达到1053.54亿元,同比增长20.31%。
- 中邮人寿实现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297.5%。
- 农银人寿净利润11.21亿元,同比增长882.53%。
- 中信保诚人寿上半年净亏损34.41亿元。
- 光大永明人寿上半年亏损8.67亿元,退保金额居前三位的产品累计退保4.75亿元。
- 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5%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 市场资金热衷于追逐安全稳健资产的当下,理财江湖再起变局。
- 保险公司抓住时机大力推动3.0%老产品销售,有险企将下调佣金率的时间往后推迟到了8月31日,还有部分公司甚至上调了3.0%主力产品佣金率。
- 新的分红险产品也正陆续准备或在上线中。
- 留给3.0%产品的销售窗口期只剩下不到一个月。
- 中小公司陆续宣布停售相关产品,包括增额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等储蓄类产品。
- 一些头部险企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已经先行停售了3年、5年交的3.0%增额终身寿险,同时推动长期缴费产品销售。
- 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产品保费会上涨。
- 一些头部险企目前通过加费等手段,加大3.0%产品销售力度。
- “报行合一”实施后,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30%,从经纪代理渠道反馈的数据看,佣金水平下滑50%左右较为普遍。
- 为抓住新旧产品切换下的销售时机,部分头部机构推迟了降佣时间点,全力冲刺最后的3.0%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销售。
- 多家头部寿险公司计划8月、9月陆续上线新的2.5%的分红险,以分红型增额寿险销售为主。
- 业内认为,在利率下行期间,具有一定浮动收益的分红险将占到一定市场份额,成为未来主流产品之一。
- 监管首次提出了“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 本次建立长效动态定价机制,有助于寿险公司从源头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寿险2024半年考成绩单
- 总体情况:70余家寿险公司2024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合计约19956亿元(不含瑞众人寿)。
- 前三甲: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分别以4890亿元、3007亿元、1531.59亿元位列前三。
- 增长情况:47家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取得正增长,占比超过65%。
- 高速增长:国民养老涨幅最大,达到840.29%;中宏人寿等5家险企保险业务收入增长超50%。
- 银保系表现: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银保系人身险公司保费规模表现亮眼。
盈利情况
- 盈利公司:62家已披露数据的寿险企业中,32家实现盈利,共实现利润199.50亿元。
- 亏损公司:29家亏损,总亏损额达108.35亿元。
- 中邮人寿:从2023年亏损28.81亿元转为2024年上半年盈利85.71亿元。
- 中信保诚人寿:巨亏34.41亿,利润大幅下滑原因可能与市场利率下行及权益市场高波动有关。
- 泰康养老:保险业务收入142.07亿元,同比下滑20.93%,净亏损14.5亿元。
偿付能力
- 不达标公司:北大方正人寿、合众人寿、三峡人寿、华汇人寿偿付能力不达标。
- 风险评级:北大方正人寿、三峡人寿风险综合评级降至D级;合众人寿、华汇人寿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
养老险公司状况
- 盈利情况:仅国民养老、国寿养老2家公司实现盈利,泰康养老等4家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 转型困局:养老险新规下,各养老险公司需寻求新的业绩增长方式。
偿付能力报告要点
- 统计范围: 截至8月5日,62家寿险公司披露了2024年第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 业务收入: 上半年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414.50亿元,同比增长14.57%。
- 净利润: 累计实现净利润91.16亿元,同比增长52.35%(未包含信泰人寿)。
- 资产规模: 总资产为66473.90亿元,净资产为3951.07亿元。
偿付能力情况
- 达标情况: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为235.2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值为289.72%。
- 未达标公司: 4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未达标(D级或C级)。
- 重点关注对象: 信泰人寿、长生人寿等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
- 核心偿付能力问题: 爱心人寿、国联人寿等13家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且核心偿付能力溢额为负值。
盈利水平
- 整体增长: 上半年62家寿险公司实现净利润91.16亿,同比增长52.35%。
- 盈利与亏损分布: 26家公司实现盈利,34家公司亏损。
- 盈利亮点: 泰康人寿和中邮人寿净利润显著。
- 亏损情况: 中信保诚人寿、泰康养老等公司亏损较大。
投资表现
- 回暖迹象: 上半年投资收益率有所提升,部分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3%以上。
- 最高与最低: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收益率最低。
业务收入变化
- 下滑情况: 18家险企保险业务收入较2023年同期出现下滑。
- 增长亮点: 新华养老、国民养老等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同比涨幅超过100%。
重疾险啊,我觉得还是挺有必要的。毕竟现在生活节奏快,各种健康风险也增加了不少。重疾险能在你或家人不幸患上重大疾病时,提供一笔经济支持,减轻你们的经济压力。
不过呢,具体买不买还得看你个人的实际情况。如果你已经有了其他保障措施,或者觉得自己不太需要这方面的保障,那也可以考虑不买。
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建议你考虑一下重疾险,毕竟它能在关键时刻给你提供一份安心和保障。
预定利率下调就是保险公司为了降低负债成本,减少利差损风险,而采取的一种调整策略。
这样一来,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等产品的利率都会有所降低。
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停售时间也不一样,有的已经停售了,有的还在观望中。
增额寿属于寿险的一种,本质上属于保险,针对身故或全残进行保障,选择增额寿,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明确自身的需求:是不是有抵御身故风险的需求,是否想要做养老规划等。
2.评估经济实力:确保保费支出不会对当前的正常生活造成过大的压力,另外,如果选择长期缴纳保费的话,还要考虑到自己未来收入的稳定性。
此外,投保增额寿,建议使用短期内用不到的闲钱。因为它是有封闭期的,回本需要时间,短期内退保只能退现价。所以说,投增额寿不要过于上头,否则若是短期内有用钱的需求,可能会进退两难。
3.挑选靠谱的增额寿:比如可以保司的实力和信誉,另外还需要研究保险合同的条款,多对比几款增额寿,不要盲目投。
4.注意分红:如果是分红型的增额寿,那么就还需要考虑到分红的不确定性。
小白怎么买重疾险,就说核心的一点:
1、搭配的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在一家公司买,日常理赔方便,留意续保条款和报销范围;
2、重疾险:各家公司产品价格不同,疾病定义不同、特色保障不同,没有一家是真正完美的,妥善的解决办法就是:重疾险选两家看得上的投保,可以累计赔付,一家买20万保额,一家买40万保额,发生大病可以赔60万,不同产品的优点都能用上。
重疾险的需要留意:
1、选错产品,至少各家都保28种高发重疾和3类轻疾,且理赔门槛一模一样;
2、选错期限,至少当年还有保障;
3、未健康告知,至少还可以补充健康告知;
4、没搭配医疗险,至少还可以单独买;
5、第二年交不起,合同面临失效;
6、仅买10万保额,发生风险解决不了问题,等于不保险;
7、只买一家产品,纠结哪家好,经常会后悔
个人买保险,选银保渠道还是个险渠道,最终还是看具体产品,两个渠道核心区别在于:
银保渠道:特别喜欢卖两全保险分荭型,这种短期保险,趸交保3年、5年或6年;另外也会卖一些增额寿、护理保险、年金险、终身寿险万能型、重疾险。
个险渠道:大型保险公司,同时在个险和银行卖同类型险种,尤其是理财险,个险渠道产品收益一般比银行渠道好一丢丢;有的公司没有业务员,都是依赖其他渠道,就没有这种区分,不能一概而论。
个人买保险核心点在于会:
看产品现价超过保费时间,意味着退了没有损失。
看满期金收益水平,可以找个同类产品比较,计算收益率。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看多问,结合个人需求,去做最终判断。
银行保险和个险的区别写到这里。
重疾险保额越高,那么保费也就越高,但好处在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对于保费预算有限的人来说,强行将重疾险的保额拉高,其实会有不小的经济压力。
因此,考虑到重疾险的保额配置多少,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1. 生存率:医学中有一个词叫做5年生存率,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罹患重疾大病的病人5年后情况良好,那么临床上可以视为治愈。因此,可以考虑将重疾险的保额配置为家庭年收入或年支出的3-5倍。如此一来,即便被保险人罹患重疾大病,至少未来3-5年的家庭经济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2. 平均治疗费用:常见重疾大病的平均治疗费用大约为300000-500000,再考虑到后期的康复费用等,就可以考虑将重疾险的保额配置为400000-600000。
注意,无论是投什么保险,都应当量力而行,如果保额配置过高,会对自己产生经济压力,那么不建议投,可以将保额配置得低一些,否则若是未来交不起保费而倒置保障失效,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最近,湖南爱民保换了一个名称,叫做湖南医惠保,168元一年,开始可以 购买了,那么这种低保费保额达到200万的医疗险,究竟要不要给家人买呢?
先看下产品基本情况:
湖南医惠保优点:
1、不限病史可以直接投保,也没有年龄要求。
2、报销待遇没有差异化对待,有既往症或无既往症,报销待遇相同,突破了过去商业医疗险的既往症束缚。
3、有一定的报销比例,医保用药能报75%,自费药能报50%。
4、价格便宜,168元一年,两个人买不足400块钱,在医院做个CT检查的钱就能买两个保险。
湖南医惠保缺点:
1、理赔门槛很高,医保用药和自费药分别设置免赔,大幅提高了报销门槛。举个例子,用户是居民医保,住院花费6万,医保报销30000,自费药12000,医保合理费用18000没有报,那么本次就诊:
医保范围内费用:(18000-免赔16000)×70%=1400元;自费药12000-15000=-3000,不够免赔额,不能报。
这个险种居民医保,理论上花费五六万以上可以报销一部分;职工医保可能要七八万以上才可能用到,具体跟个人住院就诊医院级别和自费药使用直接相关。
2、险种定位减轻一点大病或严重意外负担,但是个人仍然要自付不少。
3、并不是保证续保,第一年有这个产品,第二年换个公司、换个保障,也可能第二年开始不再办这个产品,后面可能就没有了。
这种惠民适合两类人:一是有严重病史,买不了传统商业医疗险;二是年龄大,比如70岁以上,买不了常规商业百万医疗险。
相对而言,一般人群,更适合商业百万医疗险:
特点:医保范围内和医保范围内,加一起总共免赔额5000-10000,报销比例达到100%,还有院外特药,也能报。住院花费30万,医保报销15万,百万医疗险能报14万,个人承担1万,有的百万医疗险确诊重疾给付1万疾病关爱金,意味着免赔额1万都不用付。
当前传统的商业百万医疗险能够保证续保20年,上一年发生理赔,第二年还能继续报销,20年内不用担心。
惠民医疗,降低小部分看病压力;百万医疗险:真正解决看不起病问题。
贷款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面签的,完全实现了线上全流程操作,不过有些特殊情况是需要进行面签贷款的,最常见的是金额超过20万、消费金融贷款或汽车金融贷款,贷款机构可能会要求面签,具体情况依据贷款机构的标准为准,需要提供的资料有:
1.借款人需要携带身份证;
2.收入证明等文件;
3.居住证明等文件;
4.借款人需要回答关于贷款用途、还款计划等问题,并签署相关文件。
中英人寿福满佳2.0是一款分红型的增额寿险,固定2.0利率+分红,分红是不确定,产品介绍看看基本保障、产品收益、减保条款和分红实现率:
基本保障
投保年龄:0-65岁
交费期限:趸交、3、5、6、8、10年
保障期限:终身
身故赔付:18周岁前,已交保费、现金价值,较大值。18周岁后,缴费期满前,已交保费×给付比例、现金价值,较大值。18周岁后,缴费期满后,已交保费×给付比例、现金价值、有效保险金额,较大值。给付比例:18-40周岁160%;41-60周岁140%;61周岁及以上120%
产品收益:
30岁,年交5万,交5年,总共交25万,基本保额222300元,保终身
没有分红情况下:第七年现金价值超过保费,第一年现金价值9350;第二年24200,第三年45300,第四年999000,第七年254750;第15年达到297050;第20年达到327300;第30年达到398750,持有40年达到486100元
如果每年有分红,且分红实现率100%情况下:也是第七年超过保费,持有20年生存总利益达到408590,持有30年达到552582;持有40年达到740337,比没有分红情况下多拿二十多万。
减保条款:
在本合同有效期间内,您可以书面申请减少基本保险金额。基本保险金额 的减少部分视为终止合同,我们向您退还基本保险金额减少部分所对应的 现金价值。
您于同一个保单年度内申请减少的基本保险金额之和,不得超过投保时保 险单上载明的基本保险金额的 20%,且减少后的基本保险金额对应保险费 不得低于您申请减少基本保险金额时我们规定的最低金额。
分红实现率:
也就是产品实际分红和计划书中预期分红的比例,不同产品分红实现率不一样:看看中英人寿过去其他产品去年分红实现率情况;
中英人寿利丰年两全保险(分红型)A 款 86% 、中英人寿利丰年两全保险(分红型)B 款 86%、中英人寿金蜜桔两全保险(分红型)B 款 74%、 中英人寿金裕丰年两全保险(分红型) 73% 、中英人寿优品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 72%、 中英人寿启明星两全保险(分红型) 86%。
保险公司分红是不确定的,有时候有有时候低,有时候可能没有。